返回列表

51家独立储能首次参与!西北电网在国内率先实现新型储能跨省中长期交易

图片

11月4日,西北电网51家独立储能首次参与西北区内省间中长期月内多通道集中竞价交易,成交电量合计340万千瓦时,西域午间的风电、光伏通过储能跨省充、放电交易实现时空转移,点亮晚间三秦灯火,在国内率先实现新型储能跨省交易,开辟了新型储能资源跨省灵活调用的全新路径,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贡献了西北力量。
聚焦功能定位,推动灵活调节资源区内共享互济
新型储能具备“响应速度快、配置灵活、充放效率高”的优势,既能在新能源大发时“充电存能”促消纳,又能在用电高峰“放电顶峰”保供电,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优质调节资源。截至10月底,西北新型储能装机2286万千瓦,规模位居区域电网第一,十五五期间装机将突破一个亿,成为西北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。
国网西北分部充分发挥区内省间电力市场协同和平衡协调功能,准确把握区内省间市场电力互济和辅助服务资源区内共享的定位,促进灵活调节资源在区内共享互济,进一步聚焦新型储能,通过市场机制创新,激活新型储能跨省调节潜力,让这份优质资源从“省内专享”升级为“区域共享”,服务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。
聚焦电网实际,精准分析新型储能跨省交易市场条件
西北地区东西跨度大、风光资源禀赋好、省间需求差异大,一方面,五省(区)峰谷时段形成天然的“时间接力”,错峰特性为储能跨省充放电创造了时空窗口。另一方面,省间价差形成了可观的“价差红利”,解锁省间价差可为储能参与市场提供了有效经济激励。储能跨省交易“有时差、有价差”,储能可由“一充一放”拓展为“多充多放”,增加储能利用效率和盈利空间,促进西北储能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。
同时,通过精细分析西北地区各省(区)间发电特性、电网实际调用需求等因素,提炼出6个典型应用场景,创新提出“权益省份优先调用,富裕能力全网共享”工作思路,通过价格信号引导,省间充分互济,平衡区域电力供需,提升电网运行质效,推动储能电站成为区域电力平衡的“流动调节器”。
聚焦机制创新,实现新型储能跨省交易落地应用
国网西北分部积极推动储能跨省中长期交易机制建设,协同五省(区)公司,组织制定储能跨省中长期交易方案,积极汇报能源监管机构、五省(区)政府主管部门,获得大力支持。深入甘肃酒泉等储能项目一线实地调研并召开规则研讨会,获得储能企业广泛支持。组织进行全流程交易模拟,做好省间与省内市场、中长期与短期市场衔接,确保各环节顺畅运行。经过持续推动,仅用半年时间,全国首个新型储能跨省中长期交易规则于10月30日正式印发,填补了新型储能跨省交易机制的空白。
11月4日,针对宁夏电网午间光伏小、储能“充不满”,晚峰风电大发、储能“没空放”的情况,国网西北分部快速启动储能跨省中长期交易,51家宁夏独立储能企业先行先试,达成国内储能首笔跨省交易——宁夏储能午间从新疆跨省吸纳新能源200万千瓦时促进新能源消纳,晚峰向陕西跨省送电140万千瓦时保障用电需求。“通过市场机制的创新,有效激活了西北存量储能资源的潜力,让‘午储新疆绿电,夜供三秦灯火’的储能跨省调用场景落地见效,既验证了跨省交易机制可行性,也为后续常态化交易积累了宝贵经验。”国网西北分部市场交易六部市场及合规处副处长陈前昌介绍。

下一步,国网西北分部将充分发挥西北区域资源统筹优化配置平台作用,准确把握区内省间市场定位,加强交易创新,激发市场活力,进一步支撑西北新能源高效消纳和电力稳定供应,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贡献西北力量。